中科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2015年理事会工作会议召开

  1218日,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简称南美天文中心或中心)2015年理事会工作会议在国家天文台顺利召开。中科院副院长、中心理事长丁仲礼参加了会议并对中心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及切实的指导。会议由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中心副理事长曹京华主持,来自院机关、国家天文台(含国台总部、云南天文台、新疆天文台、南京天文技术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共计30余人出席了会议。 

  理事会首先听取了中心主任王仲研究员对中心总体工作进展、首席科学家黄家声研究员对中心科研进展所做的汇报。然后对中心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中心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今后的工作计划等进行了充分的审议和讨论,并给予了切实的指导和建议。理事会还审议通过了理事增补申请。 

  南美天文中心运行两年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国内人员派出、国际人才(包括中智合作博士后项目)招聘、申请在智国际大中型望远镜观测时间、科研成果产出、科研合作项目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特别是,中心与智利圣玛利亚理工大学、我国高科技民营企业华为(智利分公司)三方合作,实施建设了有相当显示度的中智合作项目,中智天文大数据中心。20155月,李克强总理和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在智利共同见证数据中心签字仪式,数据中心为见签活动的首个项目。715日,数据中心核心组成部分(高性能服务器)成功接电。915日,张亚平副院长、我国驻智利李宝荣大使和圣塔玛莉亚大学校长恩萨利达共同为数据中心正式揭牌。该系统运行稳定,经受了8.3级地震的考验,已于11月下旬正式进入软件调试和试运行。 

  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是我院实施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的海外项目,于201310月由白春礼院长在智利主持了成立揭牌仪式。南美天文中心为我院设在境外的非法人研究单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依托单位为国家天文台,主管部门为国际合作局。 

  南美天文中心将继续积极投入,努力搭建中国与智利、与南美其他国家之间科技合作的良好平台,促进我国天文的发展。 

更多相关报道请点击

??

图1:会议现场

??

图1:会议合影

国内主要媒体参观访问ALMA和ESO帕瑞纳天文台

中科院南美天文中心自2013年成立以来,主持并参与了许多中智之间的交流与科研合作活动,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最近李克强总理访问智利期间,与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共同见证了签署共建中智天文大数据中心的合作协议,更再度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浓厚兴趣,中国驻南美或智利主要媒体联系南美天文中心安排访问了在智的国际天文设施。]

 2015年7月16到19日, 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南美及智利分社多名新闻工作者参观和采访了位于智利北部的ALMA和ESO帕瑞纳两个著名的大型天文台。通过访问及采访驻站天文学家、工作人员,记者们对前沿的观测研究工作和国际一流台站有了亲身的了解和认识, 并获得很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此行获得圆满成功。南美天文中心主任王仲和副主任王炜全程陪同参观并作讲解。

       主要媒体一行于17日先访问ALMA,参观了观测控制室、设备实验室、工作及生活区, 并采访了台站主要负责人以及一线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还特意展示了移送天线的特制超大型运输车。随后大家按照赴高海拔地点的规定经过医务检查,带着简易吸氧装备,顺利抵达天线阵所在的5000米高地。大自然壮美的环境和现代化大科学装置的宏大规模相互辉映,令人感受到天文观测工作的特殊性、重要性,同时也体验到科研人员的艰苦、工作的辛劳。 18日在海拔2600米的帕瑞纳天文台,媒体记者重点考察了VLT 8米口径的巨型光学红外望远镜,了解观测者们正在进行的科学研究项目,望远镜的各种参数、配置的光谱及成像设备,并亲身体验了开启望远镜圆顶,进行仪器调试和准备观测的全过程。台站先进的管理运行、工作人员的敬业和专业素养让人印象深刻,一如该天文台极端优异的天气条件。 在帕瑞纳天文台的中央控制室,记者们还专门采访了原来自中国国家天文台、现正在ESO工作的值班女天文学家杨彬博士,轻松幽默的访谈中,采访者也了解到科学工作者一流的的专业水平、对天文观测的热爱、执着以及奉献精神。 Continue reading

中智天文大数据中心成功接电

7月15日下午5时许,中科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暨中智中心)率先支持开展的重要项目“中智天文大数据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高性能服务器)成功接电,安装于集装箱内的服务器、警示系统、恒温设备、不间断电源等陆续正常启动,引起了阵阵掌声和欢呼声。服务器成功接电标示着数据中心的建设即将进入软件的安装和调试阶段。

  中智天文大数据中心服务器位于圣玛利亚理工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由该大学提供网络、电力等方面的配套支持。在服务器的安装启动过程中,南美天文中心、华为(智利)以及圣玛利亚理工大学精细筹划、持续沟通、通力合作,克服了一系列的困难,终于高质量完成既定任务。预计在未来一周内完成操作系统的安装,进入调试以及试运行,并计划于9-10月份开始正式运行。

  李克强总理和智利总统巴切莱特于今年5月在智利共同见证了三方合作协议的签署仪式。中智天文大数据中心是南美天文中心自2013年10月成立以来开展的重要科研合作项目之一。该数据中心将具备宽带传输、海量存储、大规模和高性能计算等天文大数据处理功能,使中智双方科研人员能及时分享国际先进天文观测装置所产生的科学数据,从而开展最前沿的研究工作。中国天文学家正通过开展与智利及在智的各国天文学家的通力合作,提升实测天文领域的水平。

  智利由于其特殊优越的地理条件、长期稳定的政府支持与开放的政策,使其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建立大型地基天文观测设施的理想场所。据不完全统计,近二十年内国际上新建的大型天文设备有一半以上都将建在智利。而几乎所有新型的天文观测设施都会产生海量的观测数据,急需与之相应的高速吞吐、存储和计算等大数据处理能力。中科院南美天文中心在华为(智利)及智利合作方的支持下,正努力将发展数据处理能力和观测数据库的深入利用作为在智合作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2014年理事会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简称南美天文中心或中心)2014年理事会工作会议在国家天文台顺利召开。 理事长丁仲礼副院长参加了会议,对中心已取得的工作进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今后的工作计划给予了切实的指导。来自院机关、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的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共计30余人出席了会议。

理事会听取了中心主任王仲汇报的中心年度工作进展及科研进展,并审议通过了《理事会章程》、《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智利天文学会关于建立中智联合咨询委员会的协议》、增补理事申请等。 Continue reading

第四届中智双边天文科学研讨会顺利召开

为促进中智两国天文学家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天文台和智利天文学会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简称中心,也称中智中心)主办、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协办的“第四届中智双边天文科学研讨会”于12月7-10日在广州中山大学顺利召开。 Continue reading

智利泛美天文台台长R.C.Smith访问国家天文台

10月10-19日,应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的邀请,智利泛美天文台(Cerro Tololo Inter-American Observatory, CTIO)台长R.C.Smith访问国家天文台。到访期间,严俊与Smith进行了深入友好的会谈,并向对方详细介绍了国家天文台的发展现状、研究领域及科研项目,同时还视频观看了FAST建设工程的精彩进展。

Smith在国家天文台做了题为“From Photons to Petabytes: Surveys with DECam and LSST”的学术报告,主要展示了在Blanco望远镜上发展的暗能量主焦相机DECam和LSST望远镜项目及进展。Smith此次来访,与南美天文研究中心主任王仲及国家天文台毛淑德、魏建彦、邓李才等多位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达成深入开展天文合作的共识。 Continue reading

第四届中智双边天文科学研讨会通知

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中智天文联合研究中心(简称中智中心)是中科院实施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的一个海外项目。中心为中 国科学院与智利国家科委合作搭建的以智利为中心、辐射南美其他国家的天文平台。中心的工作面向全国天文届开放,意图建立中智双边科学研究团队,利用智利的 先进观测设备和优秀的天文观测台址,为我国开展南半球前沿天文观测研究和天文技术方法研究提供有利条件,建设实测天文的人才梯队。 Continue reading

第三次中国-智利天文学术交流双边会议在智利召开

由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中心(中智中心)主办的第三次中-智天文学术交流双边会议于9月9日至11日在智利海滨城市Vina del Mar成功召开。来自中国和智利的多方天文专家以及从美国、巴西等地专程赴会的学者共六十多人参加了会议和交流活动。会议充分交流了中智两国天文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果。广泛的探讨了两国学者在天文观测和理论、仪器研制等方面追踪世界前沿科技水平,以及进一步深入合作的内容和前景。两国专家都表示对对方的工作成果印象深刻,并且表示愿积极推动双方科学家、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的互访及对口交流活动。

Continue reading

国家天文台“极端”自适应光学仪器在智利完成客座观测

7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光所(简称天光所)研制的“极端”自适应光学系统(Extreme Adaptive Optics,简称:Ex-AO)作为客座仪器,成功对接欧洲南方天文台(ESO)3.6米新技术望远镜(NTT),圆满完成了测试观测。该套Ex-AO系统在近红外H波段获得了衍射极限成像,表明具备了用于系外行星科学成像观测的能力。 Continue reading

中科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首届理事会工作会议召开

2013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简称南美天文中心)首届理事会工作会议在国家天文台顺利召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作为理事长出席了会议。

会议分别由两位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许瑞明、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曹京华主持。国家天文台副台长薛随建、南美天文中心主任王仲和首席科学家黄家声分别向理事会汇报了南美天文中心总体情况、建设进展和科研进展。第一届理事会成员由相关院领导、中科院各天文台台长以及大学天文机构的相关负责人组成。理事会成员对南美天文中心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并为解决目前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给予了切实的指导和建议。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