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及南美空间天气实验室联席理事会在国家天文台顺利召开

10月20日,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简称南美天文中心)及中国科学院南美空间天气实验室(简称南美空间天气实验室)联席理事会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召开。中科院副院长、南美天文中心和南美空间天气实验室理事长张亚平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会议听取了两个中心2021年度工作进展和预算执行报告,审议并通过两个中心2022年度工作计划和预算安排。与会代表围绕海外中心的平台运行、科研部署、资源配置、预算执行、对外合作、科学影响等方面进行讨论,并对海外中心充分利用境外独特条件,在天文、空间、气候、对地观测等方向协同发展提出建议。

张亚平对两个中心在新冠疫情影响下,面对国际新形势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对两个中心在新阶段、新形势下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他指出,海外中心要进一步把握国家需求,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瞄准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发挥海外中心平台的独特性,凝练工作重点、发展目标及实现路径,产出亮点科研成果;中心要根据国际形势,挖掘有全球共识的发展机会,充分发挥依托单位及参与单位的积极性,统筹院内外资源,推动多方合作,形成更开放、更有活力的重要的体制机制;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开放、流动的人才机制,充分发挥海外中心独特的地域、资源优势,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中心工作;要利用现有工作网络和科研基础,提出重大科学构想和计划,推动产出更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会议由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王振宇主持。副理事长单位代表院国际合作局局长陈熙霖、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苏刚、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丁赤飚、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副局长杨为进,以及各海外中心理事单位代表及国家天文台、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相关科研、职能部门代表参加了会议。

利用积分视场单元研究并合星系中的活动星系核

活动星系核对于星系演化,特别是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并合星系的恒星形成,一直是星系演化研究中的热点。国家天文台南美天文研究中心的金高翔、戴昱等人利用积分视场单元光谱巡天项目SDSS IV-MaNGA的数据,构建了相互作用星系统计样本,研究了活动星系核在并合星系中对于恒星形成的影响。

上图:MaNGA观测到的位于并合星系中的活动星系核示例。
下左:位于并合星系(红)与孤立星系(蓝)中的活动星系核的恒星形成率和星系质量的比较显示两者没有显著不同。
下右:比恒星形成率(sSFR=SFR/M*),巴尔末消光,和Dn4000的径向分布比较(红色:活动星系核;蓝色:恒星形成星系)显示,活动星系核核区的恒星形成活动较弱,与由内到外(inside-out)图景一致。

这一工作利用星系的相对速度、投影距离和形态区分了四种星系对的并合序列(并合早期、一次并合,二次并合,并合完成),并研究了包括活动星系核在内的不同星系类型随着并合序列的占比变化,发现了并合星系样本中活动星系核的比例与孤立星系中接近(~5.0%),并且这一比例不随并合阶段变化。这一工作同时发现,在星系对中,特别是并合的早期,存在更高比例的年老星系,这一现象可能与星系周围的环境密度相关。令人惊奇的是,拥有活动星系核的星系,拥有着相似的恒星质量、总恒星形成率、和相似的中心[OIII]强度,这些物理性质与其是否处于并合星系还是孤立星系无关。

高分辨率空间光谱的分析表明,活动星系核的宿主星系的恒星形成率从星系外沿到核区逐渐降低,年龄随半径的减小而增加。与恒星形成星系不同,对比并合和孤立中的恒星形成率后发现,活动星系核的宿主星系的恒星形成率并没有因为星系的相互作用而有显著提高。拥有活动星系核的星系的星系外围处消光明显减弱,说明相比于恒星形成星系,活动星系核星系外沿可能存在较少的尘埃。

这些结果发现了活动星系核宿主星系的性质几乎不受星系并合的影响,同时其恒星形成相关物理性质的径向分布支持了星系形成的由内到外停止生长(inside-out)的图景。

以上研究成果以“An IFU view of the Active Galactic Nuclei in MaNGA Galaxy Pairs”为题已被国际核心天文刊物《天体物理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接收发表(论文详情https://arxiv.org/abs/2109.11084),论文第一作者为南美天文研究中心研究生金高翔,导师和通讯作者为戴昱研究员。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基金委和科技部重点研发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