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中国-智利天文学术交流双边会议在智利召开

由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中心(中智中心)主办的第三次中-智天文学术交流双边会议于9月9日至11日在智利海滨城市Vina del Mar成功召开。来自中国和智利的多方天文专家以及从美国、巴西等地专程赴会的学者共六十多人参加了会议和交流活动。会议充分交流了中智两国天文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果。广泛的探讨了两国学者在天文观测和理论、仪器研制等方面追踪世界前沿科技水平,以及进一步深入合作的内容和前景。两国专家都表示对对方的工作成果印象深刻,并且表示愿积极推动双方科学家、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的互访及对口交流活动。

智利是世界上公认的天文观测 “圣地”,有特殊优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经过各国天文学者多年的努力及智利政府、民间的大力支持,智利目前已经聚集了大批最先进的观测设备和仪器,并且建设了庞大的观测支撑系统。在未来二十年中,世界各国在智利投资的大型天文观测项目将占全球总数的70%以上。智利天文学家除了可以直接使用这些先进的科研设备以外,也在利用本国“得天独厚”的条件增强本国的科研创新和仪器研发的能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而中国的天文学家在中科院提出的改革和创新精神的鼓舞下,试图通过和智利天文界对等交流的方式,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争取早日跻身国际天文科研工作的前沿。在这次会议上,来自智利各主要的研究型大学的学者,和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新疆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代表,各自介绍了本单位科研机构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对在现有两国天文学术交流机制下加深合作,开发新的研究方向,培养新一代的科技人才,表示出热情和兴趣。

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中心(中智中心)是科学院新近推出的海外科研拓展计划的成果之一。其工作方向是支持和促进中智两国在天文科技领域里的合作与共享,推进人才的交流机制,鼓励和支撑中国天文学家积极参与和利用智利现有的优越观测设施和条件,尽快做出世界一流的创新型研究成果,培养能提升我国科研总体水平的国际化的一流人才。这次交流会议是该中心在智利建成后开展的第一次大型活动。中智中心挂靠于智利大学,并将于近日内举行揭幕仪式,正式投入日常运行。

  中智天文学家在双边交流会议上听取研究报告

Bookmark the permalink.

Comments are closed.